
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02頁)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
冬天給鳥類施食與放生一樣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沒有食物的。城市中我們常見的鳥類,...
吳興縣(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撫),他的先父曾經當過郡府的刑杖手。工作雖屬卑賤...
看周圍的環境,邪淫的事件多,而顯著的報應卻似乎看不到,特別是那些大富豪、顯赫家...
一、唐寒山《寒山詩》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 心若...問: 師父,有的人認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徹底不受戒,這樣對嗎? 慧廣法師答: 《百喻經》有個渴...問: 師父您好,請問年輕人壓力大,有時煩惱,如何化解呢?請師父在百忙之中慈悲開示。 慧廣法師答: 年...問: 師父,如果誦經後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可以先不誦了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慧廣法師答: 誦...
經常聽說: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兩年,佛在身邊,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似乎表...
少欲知足 宋宏覺禪師戒徒眾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獄,少欲知足,莫貪世榮;忍饑忍渴...
今天一師兄過來,聊起了觀音菩薩,說她去普陀山之前,來抽籤問姻緣,都是下下籤。後...
老子說過少則得,多則惑的名言。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末民初的時期,有一山西商人,生...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兩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門弟子們誦經打坐念佛起初並沒有固定...
蓮池大師曾經有個比喻。如果有一個人,一天講一萬聲語言,誹謗一萬尊佛,這樣誹謗的...
書中語語真實,欲得佛法實益。但以未知淨土法門之所以,其心願便與佛願相違。世之修...
記得是在八九歲的時候,讀過一個日本民間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薩》,當時就特別感動...
(1)優婆塞: 漢譯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親近三寶的在家男子。 (2...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婦父...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
菩提達摩大師是中國禪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僅僅是建立了一個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
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別的重逢 《不肯去觀音》裡有句很經典的台詞:所有的相遇,都是...
21世紀是個特殊的時代,飛機、高鐵拉近了人們的物理距離,新媒體包含人類文化傳播...問: 師父家人剩下的葷菜,怕浪費而吃掉,這樣算犯戒麼? 慧廣法師答: 佛教有一本經叫《不食肉經》,全...
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八願就是十念皆生我國願。有時候會把十念解釋為十聲,但這裡也得...問: 一位師兄看到《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道? 有一次佛問比丘:怎麼才...
如果從《彌陀要解》的標準來看,念佛人臨終的時候,他不是馬上提起佛號,不是的,他...
覺察的智慧是內觀的,跟別人沒關係。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第一件事情先觀察自己...
關於阿彌陀佛的光明,我個人曾經跟阿彌陀佛的光明有過一次接觸的經驗,我提供給大家...問: 佛教常說放下?什麼是放下?怎麼才放下? 一行禪師答: 可能你們很多人沒聽過放牛的故事。有一天,...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為凡事運用神通是沒有不...
在浴佛法會的時候,我們要誦一個偈子,我今灌沐諸如來:我們通過外在地去浴佛,淨智...
佛說,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遠貧窮。我說,心貧窮是永遠的貧窮,心若富有必將富有。...
一、何為叢林? 叢林,指僧眾聚居的寺院,尤指禪宗寺院。過去,印度多在都城郊外選...問: 師父能不能講淺一點又能速快得成就的開示? 常福法師答: 沒有,佛法甚深,微妙細緻,沒有宿世善根...
有人問:最近科學生理學講,男女的精到了一個時間,也像其他細胞一樣,要新陳代謝。...
五蘊每個生命的存在,無非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蘊為積集義,指相關事物的積聚...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世尊有天對比丘們開示: 過去久遠前,在此舍衛城有位國王,名長壽王。他聰明睿智,...問: 師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還是不注重形式重要呢? 慧廣法師答: 首先要告訴你,兩者對修行都重要...
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眾生的依止處有四個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
怎麼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個,他讓我們看看我們的過...
宗喀巴大師講一個偈頌說: 佛非水洗眾生罪, 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將己德移於彼,...問: 施與受何者比較快樂? 惟覺法師答: 幫助人、救助人,這就是佈施。在佛法的六波羅蜜當中,第一個就...
念佛人稱之謂淨土行人,淨土行人必須要把我們淨土這一法知道的差不多,這個理路你弄...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侶剛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並請求准許留下來修行。 我...
一、人生需謹記的四盡 一盡:盡孝 對父母要盡孝;人無論貧富貴賤,其身體髮膚源之...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
1、雞比狗和貓更聰明 最近已有幾份研究顯示雞其實是十分聰明的動物。他們擁有自製...
在佛教裡,講到孝順父母,有三個層次:初品的孝順父母,是甘旨奉養,讓父母在生活上...
有一天,佛陀行經一個村莊,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對他說話很不客氣,甚至口出穢言。 佛...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懷中的胎兒心跳不正常,而大家...
第一、賭博是非常不良的行為。包括帶有一定賭博性質的事情,一個理性的人是不應該做...問: 師父,人有虛榮心是好還是壞呢? 慧廣法師答: 先肯定的告訴你,所有為自己考慮的心態都對自己的修...問: 師父,最近幾年生意不好做,我想著改變,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求師父指點一下,感恩。 慧廣法師答:...
當你的心去接觸境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感受,第二個念頭就是評判。你感受到了就一...
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傷害你,只有一個人會傷害你,是你自己在傷害你自己。 你把《...
當我們在修習懺悔的時候,有一個偈頌值得我們注意,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說:一...
我們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過失。 毀犯妄語戒果報:三塗果報,餘報:一、多被誹謗...
《賢愚經》中講到佛在世之時,有一個大富長者,叫須達長者,在佛陀教法的修學中,證...
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點走。比如宋代的瑩珂法師。他開始不守戒律,喝酒吃肉什麼...
有一位研究力學的教授常常跟學生講述一個道理高空物體高速下落時,什麼力量都難以抵...問: 弟子生來就膽小,經常想些事情給自己害怕,請問這是業障嗎,還是習氣使然呢?可以通過念佛徹底放下並...問: 我們通過什麼樣的現象,以什麼方式去判斷念佛人在平時或臨終是否具備信願? 大安法師答: 這個事情...問: 您認為當前大陸佛教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應如何加以改進? 界詮法師答: 大陸佛教自從文革後,進入迅...
第一點,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為我們修行的理路,這一點要切...
《濟緣》云:今越次而學,行既失次,入道無由。 這一段文是說,現在一般的出家人,...
第一看: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
人們常說,早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是人生三大不幸。然而,我以為,這三大不幸...
適接手書,並《大士集》,不勝欣忭。大士碑文,經黃君註出,則大士恩澤,遍沾群萌矣...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 春秋時代的...
學道要門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道香,有大神通,但一直隱秘遮藏、並不顯露。青城山每年都...
問: 請問法師,法師一直在講重罪問題,必須至少懺一年,見好相為止。那麼如此說來...
因為身語行為受心支配,由內心執著不同,將導致行為傾向之差異,若心執著今日不死,...
從離苦得樂的一種心願,推動我們去修學佛法。離苦得樂這樣的因素在佛法當中有二種因...
周公有一首詩,叫做《鴟鴞》,出在《詩經?豳風》,《豳風》有七篇,這是其中的一篇...問: 助念的時候,助念人員圍著亡者邊繞行邊念佛,可以嗎?這樣助念會影響亡者嗎?助念開始之前,需要灑淨...
在《大乘起信論》講到這個菩提心(整個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諸位受了菩薩...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當然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但是有時候,你也要偶爾檢查一下你...
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師在文鈔對「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講出一個明確的定義,什麼...
佛說世上有七種妻子: 一、 象殺士夫那樣,不尊重愛護自己的丈夫,只知縱情貪慾,...
念一句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那我們如何念一句佛號來幫我們滅除業障? 你...
可悲呀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在六道裡面輪迴,一直在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裡...
我們知道,清涼澄觀是將禪宗攝於頓教的,蓮池大師為標禪淨同歸之說,所以也將淨宗的...
一個人經歷的越多,他會思考的越多。越是優秀越是努力,這一現象的根因在於,優秀的...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
觀世音菩薩就在我們心中,沒有距離。 觀世音大士證得耳根圓通,由此身心微妙週遍法...問: 我是一名120的護士,經常面對各種突發災難事件而死亡的人,感覺自己太弱小,因職業關係,大部分時...
淨宗十三祖的淨土思想,猶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點綴在我國淨土宗發展史上,構成中國...
想像一個生命,打從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對待像一台機器,盡其可能的被榨取,到沒...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為食器。其形狀為圓形稍扁...
當人們對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見怪不怪,當色情文字甚至暴露圖片在網絡、影視、報刊...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國古代流傳很廣的一句俗語,意思是說患難與共的妻子,哪怕有一天...
不學佛的人對佛法存在怎樣的誤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佛的遊客問一位師父:你們寺院...
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使人們對佛教有諸多誤解。比如:佛教是否悲觀、消極、禁慾...
水陸法會,即然被認為是漢傳叢林經懺佛事之最,那麼,他的這個最之名,從何而來呢?...
《普賢菩薩警眾偈》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對於世間的大多...問: 雖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覺照?如何覺照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大安法...

社會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常常抱怨說:好人無好報,惡人活逍遙。現在根本沒...

通過茶去領悟禪的義理

寒冷的冬天來了,請給鳥兒一把米

身在公門好修行,走進寶山不空回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沒用

十首著名悟道禪詩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年輕人壓力大,有時煩惱,該如何化解
誦經後出現不如意,可以先不誦嗎

學佛越久,離佛就會越遠嗎

少欲知足,誨眾清約

善良的人容易和觀音菩薩感應

「有了富貴,失去歡樂」的故事

早晚課誦的功德利益

千萬不要犯下誹謗淨土的罪業

【推薦】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

戴斗笠的地藏菩薩

佛陀座下的七眾弟子

佛說邪淫有十種罪

心浮氣躁、嚴厲苛刻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達摩大師傳授入禪門的四句口訣

【推薦】「福祿壽」是怎樣被我們消掉的
現代科技再現佛法莊嚴
怕浪費而吃掉葷菜,這樣算犯戒麼

「十念皆生我國願」該如何理解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嗎

生命就在呼吸之間

淨土宗最怕就是你抗拒

遇到事情,先觀察自己很重要

彌陀光明加被,化解違緣障礙
把「牛」釋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現

就算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

通過外在的浴佛,來改變我們的內心

沒有這兩大特性就不叫財富

叢林寺院清規大全
有沒有淺一點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淫根在於心意識,非指身體器官

五蘊並不是真正的「我」

發願生西方,永脫生死輪轉之劇苦

怨怨不休息,無怨能勝怨
修行是注重形式還是不注重形式呢

【推薦】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業力的顯現

從妄想中走出來

以什麼樣的心態聽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施與受,何者比較快樂?

修習淨土法門是最上的福報

快樂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應該消失

人生的四盡與四不可盡

【推薦】被人輕賤的前因後果

不吃雞肉的7個理由

孝順父母有五個方法

不做別人嘴巴的奴隸

請您做胎兒的觀音菩薩

會損壞名譽尊嚴的六個行為
人有虛榮心是好還是壞呢
生意不好該如何改變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會傷害你

佛教的兩種懺悔方法

小妄語的過失與持戒功德

你所聽聞的佛法沒有一句是白費的

瑩珂法師與自覺法師往生的故事

父母之恩,昊天罔極
膽小的人如何通過念佛來改變
如何判斷念佛人在平時或臨終是否具備信願
當前佛教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改進

修行要抓住這三個要點

沒有先學戒,定慧也是無法生起的

一個家族的興敗就看這三個地方

亡德而富貴,謂之不幸

境之善惡,由心之善惡所感

如何從外相來推測未來的禍福

蕅益大師開示學道要門

顯示神通,勸戒食肉

每天懺悔罪業,罪業的念頭是不是又會數數熏習

面對死亡而改變人生的觀念

改變外在的環境,不如改造我們的心念

風雨飄搖的人生
助念可以圍著亡者邊繞行邊念佛嗎

什麼樣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偶爾也要檢查一下你的夢境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佛說世上有七種妻子

你跟著妄想走,如何能感應道交呢

印光大師《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白話文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越努力就越幸運

念佛一法對在家人最為親切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他什麼時候在,是什麼形象
經常面對災難事件而又沒辦法幫助他們,該怎麼辦

淨宗祖師思想的現代價值

牛奶背後的苦難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中醫博士論性開放的毀滅性後果

【推薦】糟糠之妻不下堂

【推薦】不學佛的人對佛法存在怎樣的誤解呢

佛教徒的八個問題

水陸法會的殊勝之處在哪裡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覺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