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19頁)

鼓山韋馱菩薩顯靈的故事

在福州鼓山一帶,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有一個韋馱顯靈的真實故事。 那是在清朝雍正十...

七佛譯經師--鳩摩羅什大師

鳩摩羅什(西元 344-413年),龜茲國人(新疆疏勒),自幼聰敏,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

【推薦】以誠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真誠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敷衍和欺騙別人,可能一時能得到一些好處...

體驗什麼叫作「貧窮」

一位億萬富豪想讓他的兒子體驗什麼叫作「貧窮」,於是就把他送到鄉下的窮親戚家去親身體驗。 他兒子在鄉下...

【推薦】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帶來好處

素食並不必然成為健康飲食。吃素同樣有營養平衡問題,如果搭配不當,不僅不能得到足...

【推薦】致癌的因素與防癌的食品

癌,是惡性腫瘤的總稱。發生於人與動物體組織,器官的細胞無限制增生,導致對附近正...

永明禪師勸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猶如春燕壘巢窠 波波役役營家計 不如隨分念彌陀 文章俊辯應高科...

【推薦】福德的力量比聰明的大腦厲害

學佛後,不要去講碰運氣,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麼時候更好。這個心,都是偷心。尤...

不小心謗法還能往生嗎

問: 謗法的罪很重,我們都很害怕。我們是以好心來弘揚佛法,如果由於無知,不小心謗了法,而自己不一定能...

居士說出家師父的過失有什麼果報

問: 在家居士說出家師父的過失有什麼果報?請師父詳細指點,以免初學弟子犯錯。 大安法師答: 在家居士...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色,印光大師說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

《宗鏡錄》之法師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師略有十種過: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釋論雲。有論而無...

懺悔業障每天都要去做嗎

問: 請問師父,懺悔業障是否在向佛表達所做的業障之後更要放下,還是要每天的懺悔直到什麼時候? 淨界法...

三法印之諸法無我

我們凡夫的心有兩種攀緣,第一個,攀緣外境。第二個,向內攀緣內心的自我。我們看看...

【推薦】障礙還是考驗?就看你怎麼去想像

唯識學的觀法,它有三個次第,我們簡單講一下: 第一個、唯識所現, 就是我們過去...

為什麼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持戒要老實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實人持戒,會覺得更輕鬆、更省事、又...

【推薦】楊滿爹捕蛇的惡報

父親年輕時想學捕蛇與蛇傷治療,他找了位師傅,人稱楊滿爹。楊滿爹是外地人,討飯到...

【推薦】印祖談家庭教育中母親的重要作用

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家庭關係在五倫中佔了三項,其...

【推薦】淨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領

徹悟禪師是淨土宗十二祖,大師早年參禪得悟,歸心淨土後,便專志開示念佛宗旨及真實...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們的心量不夠大,不能打開,往往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不了解,從而在所產生...

別讓難得的人生掉進「空」的陷阱

學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誤解為處於被打擊了、絕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極的處境,出家人更是...

【推薦】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唐黃檗希運 人無完人,金無足...

【推薦】最大的成功莫過於豁達的胸懷

樓下有個雜貨店,開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開朗。據說,他是近三十歲才從農村...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溝通

我們一般人追求名聞利養,你怎麼把生命的方向調正呢?這不是勉強說:我現在開始要走...

世界眾多,分四大種類

土,即世界,為眾生所依居處。眾生為正報,世界(土)為依報。眾生不能離開所居世界...

【推薦】佈施他人骨髓,自己女兒得救

江西電視台一套有一檔欄目叫《傳奇故事》,這是一個以全國各地具有傳奇色彩的新聞事...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容易嗎

問: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眾生卻對娑婆世界貪戀不捨,何解? 大安法師答: 往生西方淨...

懷的是畸形胎兒,要不要生下來呢

問: 如已經懷了一個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殘障的,沒手或沒腳,是否還應該將他生下來?將他生下來是否...

念佛人如何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問: 印光大師常常用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來鼓勵學人精進念佛。很多人為了保險起見,便以此為根據,給自己...

善巧方便救人於水火

《功過格》裡有個公案。有一位固安縣的縣令叫梅公,你看他的作法很有意思。有一天,...

【推薦】了生脫死的人一定要有與眾不同的氣魄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佛說無量壽經》) 這種生命...

皈依三寶是離開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我們能夠知道理體三寶裡面的清淨本性,那麼我們生命,已經產生很大的反轉。就好像經...

【推薦】念佛還要持戒

一、念佛,體會佛的心願,就會照戒律去做 (一)以為受持淨土法門只要信願持名就好...

神通不敵生死

昔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時,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

【推薦】好聲音長者緣

往昔,盧留城的王軍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惡逆無道。一日,王軍王在路上看到迦栴延尊者...

婆羅門婦害母遭自滅

昔日,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妻子姿容美艷,但是婦德不佳,是一個縱欲放蕩的女子。但因...

求神應先求己

過去,有一位貧窮的人起了一個念頭:我應當到天神廟去祭拜天神,祈求上天賜我財寶。...

難陀王與那伽斯那共論緣

難陀王是一位見識廣博的聰明人,沒有任何事能夠難倒他。由於自恃甚高,自認無人能敵...

冒死求法心不悔

佛陀涅槃百年後,當時的印度由強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統治,阿育王初聞佛法,就對佛...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神通第一。尊者度了二位弟子出家,他們依著尊...

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緣而發出來的

問: 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一個心...

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問: 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看書的時候睡覺,另一個是睡覺的時候還...

如何才是真正幫助亡者往生

問: 師父慈悲!可不可以請師父解釋一下,如何臨終助念才是如法,才是真正幫助亡者往生? 淨界法師答: ...

如果人人出家人類會滅絕嗎

如果人人都無慾無求,依佛教去修行,人類豈不要滅絕了?其實。即便真的出現了人人出...

人生的真正價值

這裡在座大多是青年學子。二十年或三十年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然後時間的車輪就...

消失在照片上的小女孩

我讀大學的第二年,開始半工半讀,白天到學校上課,晚上到一家酒吧做服務生。 第一...

【推薦】我們的福氣卡裡究竟還有多少餘額

我在讀書時,經常狂飲爛醉,曾有一個長輩告訴我,老天給一個人的酒,是有定量的,一...

露宿街頭的富翁

古時有一個富翁,廣廈千間,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有一天,富翁發現自己得了怪...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在愛情的關係裡,有一個很多人窮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愛情裡從來就不講理,...

妄想本來就沒有的

為什麼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調伏,因為你安住錯誤,你的心就向外攀緣,修行先...

【推薦】把快樂的果報迴向淨土

我們講到實相的義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佛陀出...

改變你的思想,使令業果不成

我講一個淨土宗的公案,諸位體會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講到清朝一個吳毛居士: 這個吳...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就是只有你看到,你的內心是一個圓滿的球,你的整個生命是一個圓...

【推薦】學佛第一要知見正

學佛第一要知見正,我們學佛為的什麼?先把目標訂正,然後再計劃怎樣下手,學些什麼...

【推薦】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佛像上面

看到有居士很高興的說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藥師佛像上面了,我聽了不是滋味,現在有一些...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法是指什麼

問: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是指什麼?如果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那佛教和其它宗教都應包括在內,對...

五種不淨觀戒掉肉食

現在有些人覺得吃素很難。其實這有些方便的方法,要作五種不淨觀,要對肉生起厭惡之...

【推薦】人在憤怒時要有忍勁

和州的一個村莊,有一個居民養了一百隻鵝。有一天,這群鵝把鄰居家的稻禾吃了。這鄰...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認為別人是什麼樣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認為別人是什麼樣。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

平常心是道

從心禪師在年輕時曾經到河南參見南泉禪師。當時南泉禪師正在躺著休息,就沒有起身,...

土豆的營養價值與烹調竅門

土豆,學名馬鈴薯,別名洋山芋、洋蕃薯、山藥蛋。它和玉米、小麥、水稻、燕麥被稱為...

妙高禪師與韋陀菩薩

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據說當初妙高禪師,就在那裡修行,精進用功,晝夜不息。因...

掃除塵垢感得相貌莊嚴

記得在佛的公案裡邊,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燈師,每天打掃,打掃之後有個要飯的來了,...

【推薦】自私到頭是愚笨

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別人,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點都不自私的人大概沒有,自私得...

畏苦勤念佛 安詳離娑婆

我們最初來到世間是一個人,最終離開世間也是一個人,在這個獨來獨往的輪迴中,別的...

電視如夢 念佛醒夢

兩年前,一位師兄在學佛小組分享的時候說,她已經不看電視了。這是我學佛十四年來第...

【推薦】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成了手機的奴隸

僧團裡不讓用手機,除了少數執事法師因寺務需要以外,出家眾都不用。 我們一進僧團...

心的本質簡單到無法想像

對於心的真正本質,我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因為它就在那兒。通常我們會把心的真正本...

【推薦】第三世怨的結果

淨土宗祖師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對淨土法門產生正信,不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沒有三皈依能往生嗎

問: 沒有三皈依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一般來說,如果我們要學佛念佛求往生的話,應該來受三皈依。如...

佛說末法時代的六種外道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有波旬(魔道子孫)入我法中...

既然心即是佛,為何還要學佛

問: 何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學佛? 濟群法師答: 雖然心即是佛,但我們目前的生命現狀是不是...

素食是治療心臟病的良方

許多醫生以他汀類(statin)處方藥比如立普妥(Lipitor)治療心臟病,...

福報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來了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

珍惜每一片茶葉

抓一把茶葉丟進壺裡,從壺口流出了金黃色的液體,喝茶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杯茶的每...

【推薦】被塵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個殺人犯亡命逃竄了整整一年,來到小鎮時,已經衣衫襤褸。飢渴難耐的逃犯在一個水...

要的是摩尼寶珠,不是路邊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輕學佛,大概到中晚年福報會現前,佛教我們不斷地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生...

【推薦】想趨吉避凶,就要調伏慾望

儒家思想認為什麼是好人?善於克制自己的慾望,能夠啟發道念。他今生通過學習,努力...

不要折損孩子的福

今人多無知,不孝父母,不敬長輩,唯獨溺愛子孫。從小就給孩子錦衣玉食,嬌生慣養,...

在佛法中積集善業,但來生有五種可能

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等種種法門,都是佛陀製定的大功德法,我們每一個人都...

你平常起什麼念頭,臨終就起什麼念頭

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像無止盡的水流,不是今生才開始,我們曾經有很多次的生命經驗,歷...

如何提高我們的管理能力

問: 有沒有好方法,能提升我們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能更好的教導下屬,創造更好的價值,懇請師父開示。 ...

什麼才是成功的標準

我對當今所謂的成功,從來比較淡泊。日前,一位朋友擬去參加一場屬於那類的成功學講...

佛陀成佛的過程

經云: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翼從,往...

電視和電腦的危害

科學的進步和物質的便利,對人來說,其實並不是好處。它的好處是有漏的,不究竟的,...

【推薦】佛教戒律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娛樂,以世間法來說,人之對於娛樂,是不能缺少的,人類自初民開始,便...

減劫中人的福報越來越薄

隨著減劫的次第,人的壽命越來越減。以這個作為標誌,也就意味著所有的東西都在衰減...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問: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大安法師答: 業因就是你舉心動念,行為造作,他有個串習,那串習如果你沒有...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種表達

成為老年人是每一個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頭髮白了,牙齒動搖了,耳朵也聽不大清楚...

除念佛外還需要受持哪部經典嗎

問: 我們除了念阿彌陀佛之外,是否要選一部經典來讀呢?該選哪一部?目前我在日誦《阿彌陀經》,是否足夠...

如何放鬆身心念佛

問: 弟子經常將佛號提在心中,唯恐丟失;同時時常謹記發菩提心與念死。但是有佛友指出弟子念佛的心太緊了...

佛門乃第一福田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

天人的小五衰和大五衰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當然也包括色界天,這些天人他在天上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是總有...

打坐的姿勢與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為七支坐法。所謂七支是指對身體要求的七個要點: 1、雙足跏趺: 先...

信息時代的修行違緣

在西方傳播學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學者把電視觀眾稱為沙發上的土豆,因為電視觀眾就是...

拜佛念佛改變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歷經磨難,平時經常唉聲嘆氣,責怪老天的不公平,把所有的災難都讓他承...

苦也有五種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學問,和一切的科技發明,其實都在解決人類共同的問題。當我們要尋求任...

菩薩有十種自在

觀自在菩薩是指誰?依照字義來看,觀是觀察的意思。觀是用眼去觀,但這裡不是以眼睛...

三種方法可以檢驗益友

《過去現在因果經》: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過失,輒相諫曉;二者,見有好...

【推薦】晝執火炬的人

佛經中有一則典故。佛世時有一位修行者,他覺得修行是為了離開亂世,除了自修也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