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08頁)

人間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譬喻經》說:從前有夫妻二人,禱天求子,婦即懷娠,生四種物,一是旃檀米鬥,二是...

【推薦】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爭功

人有功德要藏起來,而且要把功德給別人,千萬不要去爭功。哪怕有功德,也要藏起來。...

屠刀能殺害生命,心刀卻能殺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貴,而不知道一切眾生的生命可貴,更不知道慧命更為可貴!...

一碗清湯素面

題記: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這一天,寒梅落盡把冬了,銜春的燕想歸巢。這一夜...

人心的九個結

從前,印度有一位叫無著的菩薩,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也是大哲學家。他在《...

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呢

如果說佛法的學修、傳承依賴於健全的教育制度,其弘揚、普及同樣依賴於相應的弘法布...

念佛人被人認為孤僻被嘲笑,該怎麼辦

問: 我是台灣台北三十三歲的念佛行人。請問,出離心是不是會顯得孤僻?我要與這殺盜淫妄的世間一起過日子...

礦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師

李圓淨居士編寫《印光大師嘉言錄》。他就在一篇文稿裡面講,他有一個朋友,是在煤礦裡面工作的。這個居士也...

皈依後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嗎

海青,《佛光大辭典》解釋得非常全面,對於我們增廣見聞很有好處,今引用如下: 乃...

處世不求無難,謀事不求易成

處世不求無難。 你處在這個世間不要求沒有苦難,沒有厄難。如果在世間你沒有一切厄...

老是碰到跟你過不去的人

一般人對家親眷屬都是很親愛的嘍,沒有問題。對冤家對頭呢,對冤家對頭他就有瞋恨心...

少欲守道,精進不已

佛法是要讓我們增強這個智慧,這種智慧來自什麼?就是要我們至誠懇切的心,從清淨心...

坑矇拐騙是自掘墳墓

本來朋友之間有規勸共財之義,朋友是由家庭中轉向社會的重要一倫。朋友之間靠信譽作...

臨終十聲能往生,不能抱僥倖的心態

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個十念是通兩時,通平時,也通臨終。這...

印光大師論對治煩惱習氣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德相,但因妄相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

沒福的婆婆遇上好兒媳

紫煙的兒子要結婚了,因兒媳娘家在杭州,親家提出先去杭州辦婚禮,然後再同來南昌舉...

【推薦】吃素是福,不再與眾生結惡緣

母親打來電話,頗為傷感:我們村裡的人說你好瘦,人又顯老,都是因為吃素 母親為此...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亂

大家畢竟是具縛凡夫,雖發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時非昏沉即散亂,此是用功之...

人生在世,留一點幫助別人

佛經裡有一則譬喻故事,在印度有兩個婦人,同時得到一種名叫「庵摩羅果」的水果。甲...

康僧會大師:誠感舍利,傳法東吳

康僧會(?-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師,隨其父經商移居交趾。10 餘歲出家...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蕃薯湯

在我的家鄉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語: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蕃薯湯。這是一句樂觀的、順...

世間四種可貴之人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有四種修行人,可敬、可貴,為世間...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問命運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問題。在日記《堪忍世界憂苦多》裡面,把...

人體基因與業力信息

現代生物科學說,人的基因(DNA)決定其體型、相貌、膚色乃至許多疾病。而佛教說...

信自己與不執著

信心 信能渡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岸。 救心 佛陀所說的教理...

你不貪了,苦就沒有了

一切眾生在怖畏當中、衰惱當中、憂患無明的暗蔽當中,永遠離不開苦難。不覺不知;也...

所言黑影, 非佛菩薩之影

接手書,知日誦精勤,欣慰無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薩之影,亦非怨親對頭所現之影。以...

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方可不負此番三寶加被之深恩耳...

不迴向亦能獲大益,此語欠妥

接手書,並閩佛化社書,及大綱大事記。備悉此社尚正當,但尚欠專注淨土一門,以期即...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薩示現的嗎

問:佛未顯本前,各聲聞等皆由修成,開權後,一切八部亦皆是大菩薩乘願輔化,然則佛弟子既無一是凡夫修成,...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輿家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富貴,何以高門每出餓殍乎。世之最...

佛書若示有版權,則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然菩薩為利眾生,即頭目髓腦尚肯捨,況光之蕪穢語言,蒙二大士提倡,俾一般初學,信...

誡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若或心起雜念,即時攝心虔念,雜念即滅。切不可瞎打...

屠夫、妓女皈依佛後就能不墮地獄嗎

問: 昔有某居士問,皈依佛不墮地獄,捨身後不墮耶,抑永劫不墮耶。並問近來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屬操業不規...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

問: 小女現年廿二歲,矢志不嫁,吃素念佛,業已數年。今春其母亡過,伊哀思篤切,數日不進飲食。後經弟子...

與子女因緣總不出此四種

接汝與明道師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爾夭逝,不勝慨嘆。況汝教養多年,費若干精神...

不可代人誦經念佛而圖名利

內功, 是自修, 外功, 是廣行種種方便。如周急濟困, 拯災救難等, 謂之助道...

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紛飛, 尚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謂淨土法門, 重在信願...

寧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時著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體孱弱, 當息心正念, 俾神不外馳,...

【推薦】壽康寶鑒勸戒十則

一戒處女: 閨秀處女,最重視一生名節,倘若狠心將她玷污,必然害她終生難忘羞恥,...

超越肝癌的勇者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這件事的主角姓陳,因為我沒有事先得到她的同意,所以不準備將...

聖人的血淚

印光大師教我們,佛法從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人類自古以來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

福報是用來修行的,不是用來享受

有道友問:自己從事股票業多年,感覺不務正業,但生活逼迫,卻也無法放手。不知如何...

修行必須要有一顆恆心

釋迦世尊在世時,有一位有錢的長者,聽聞佛法之後,感覺到佛的真理是世間上沒有能比...

別被不重要的目標阻擋了人生的方向

人的一期生命,掐頭去尾,老天爺剛好把中間的五十年留給我們了。這五十年,從富到貴...

禪門耆宿德林長老圓寂 山河失怙四眾哀思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享年101歲。長老...

止惡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問一些人:你信佛嗎?他們會脫口而出:信佛! 如果再問:你皈依了嗎?他們要...

諸佛為何選擇在人間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經》中,記載過一則公案帝釋天供養釋尊時,曾向釋尊提問:該用人間的食物...

【推薦】省庵法師《不淨觀頌》

佛為貪慾眾生說不淨觀,觀之既久,貪慾即除,可以越愛河而超苦海。餘閑居閱《大智度...

財祿乃前世佈施而來,非強力之所能求

人世間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和五陰熾盛之苦;人世間又有...

佛像是否要開光才會靈驗?

佛像落成後,擇日致禮而供奉之,謂之開光。亦曰開眼,或曰開眼供養。佛說一切如來安...

讓你的生死業緣乾乾淨淨

一個清淨的比丘跟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在鄉間的小路走的時候,尚且不踏生草,作為一個...

眼前活計放不下耳

我們不能真為解脫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計放不下耳,這是一個最嚴重的問題! 修行人的通...

【推薦】折福太深,福盡而死,故當惜福

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白賺錢了嗎? 我們可以通過比...

【推薦】造佛形象能獲得多大的功德?

優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體投地頂禮完佛足,右繞佛三圈,跪在佛的面前合掌請教佛陀:天...

決定壽命長短的,不是飲食運動,而是……

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氣候、食物、習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與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

【推薦】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一天,一個小和尚跑過來,請教禪師:師父,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禪師說:你到...

放生狐狸報恩記

到唐山出差時,有一位老者給我講了一個有關放生的故事,說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 這...

要增加修養,先要從改做起

一個人要增加修養,先要從改做起,從受做起,從自我要求做起。怎樣改,怎樣受呢? ...

為什麼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為什麼佛陀在講六波羅蜜之前要講這三種意樂?就是你作好準備沒有,我們要相信一個道...

實際修行過程中間要防止四種病

《圓覺經》上面說過: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

曾國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個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國藩。他就寫了一本傳記小說,名字叫做《曾國藩...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

【推薦】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有一位建築商,年輕時就以精明著稱於業內。那時的他,雖然頗具商業頭腦,做事也成熟...

如何掌握病人斷氣時刻的念佛速度

問: 在斷氣之時,給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頂念佛嗎?還是按照平時念佛的速度慢慢地念?怎麼靈活掌握病...

北宋宰相張商英的學佛奇緣

張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經歷有點奇特。他原來對佛教很反感的,看到佛教的寺院建...

「兩面人」更甚於壞人

兩面人是一句罵人的話,形容一個人不誠實,在這邊是一個面孔,在那邊又是一個面孔。...

調伏心念如牧牛

過去佛在舍衛國游化時,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發心要每日以上好鮮乳來供佛齋僧。因...

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有個年輕人,近來很煩,常躲在酒吧裡喝悶酒。一位調酒師小心地問他:先生有什麼困難...

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

有僧人問夾山善會禪師: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為什麼說沒有這些東西?夾山說:...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馬祖問:你在做什麼?石鞏答...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願禪師辭世前,門下問:和尚去世之後將往何處?南泉答:山下做一頭水牯牛去。...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門神秀禪師的示眾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大家都...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處?

唐肅宗時,西天大耳三藏來到東土,自稱有他心通,肅宗要慧忠國師加以試驗。慧忠國師...

兩個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龍山說:「我見兩個...

禪修的第一個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父扛著香板走來走去。各自閉目...

比爾.蓋茨童年的故事

比爾。蓋茨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個靠觀念、智能和思維致富的人;他是...

放棄工作在寺院長期做義工可以嗎

問: 弟子的獨子三十多歲,他不想成家,嚮往出家,停薪留職在寺院做義工已半年了。弟子受了菩薩戒,如果兒...

如何對待我們身邊的惡人

世間上有很多我們認為的惡人,但是所有的惡人裡面他都有他的善良的一面,只是在你面...

改善生態環境要從心做起

由於人類日趨膨脹的物慾與自我中心主義,地球的生態環境正不斷遭到破壞而日益惡化,...

如何順利完成一晝夜經行念佛

大家到東林寺參加晝夜經行,首先要遵守經行的秩序。經行中要聽好法器,保持好前後約...

在家如大夢,出家猶如遇險得脫

一 在家猶如大夢 在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大夢一場。誰曾能知道自身年...

判斷是否為明師的四依法

韓愈曾經說過:術業有專攻。因此,學習任何法門都應該選擇有專精獨到功力的明師,不...

【推薦】魚的真相:不是用來吃的

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潔的。作...

色慾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美好的

很多事情並不是想像中的美好的。很多時候的美好,都是你一個人在構想出來的。色慾也...

口腹之慾,為何要以生命來買單

每次夢醒,在凌晨三點半到四點醒來的時候,都會聽到遠處傳來非常痛苦的嚎叫聲。那是...

【推薦】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惡緣則易起邪念。溫光熹居士曾給印祖...

智諭法師佛七講話(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亂 今天是我們佛七第一天,先告訴大家...

初機淨業指南

序言 會稽道尹涵之黃公,篤信佛法,精修淨業。欲令同人,咸修淨業,離苦得樂。以淨...

有這樣的姿態才叫學佛

到佛門裡來,第一個破的就是這個我,就是為破這個我來的。所以在古代,我們以前的寺...

學道之人,慮宜遠,思宜近

慮宜遠,思宜近。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要有一個遠大的計劃、遠大的目標,但是我們在...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 前面是講人,這裡講事情。 我們在辦事當中有兩...

【推薦】同樣是佈施,但所得果報卻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因緣生就是說,你的過程是很重要的,你不同的...

佛門裡的養生妙方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指2013年全...

飲酒的三十五種過失

飲酒會有很多的過失:飲酒有可能破壞家庭,飲酒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飲酒有可能危害工作。所以說佛陀制酒戒...

施比受更快樂

施比受更快樂!我們辦公室的龐老師說過不止一次,因為她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從她臉上如春花般燦爛的笑容就能...

跟大勢至菩薩學念佛

國人一般比較熟悉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其大慈大悲,靈感善巧而得到人們的尊崇與...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經》要求學人一晝夜或十晝夜...

住持之道與待人之道

心定法師剛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訴我一件事: 有一天藥石後,他在大雄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