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44頁)

南海普陀山靈感故事三則

普陀山自從開山以來,已有一千多年,從沒有聽說過什麼人因朝普陀山進香,遭巨浪落海...

打妄想就會把過去的業給牽動起來

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生不應該那麼複雜。如果只有業...

上根人尚會從迷入迷,更何況中下根人

佛應我們的根機,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通途佛法,一個重要的特點,都是要靠自力修行。...

沒有僧寶,二寶居士能獨立存在嗎

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二寶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不信僧,不恭敬不依止僧寶的...

現在打普佛,有點像買保險一樣

下午很多人來打往生普佛,這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也是佛事行為,時間久了,到處的人...

念佛有大光明,護念行人不遭魔事

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群邪。彼佛願力威神加...

熏習,決定你輪迴的力量

佛陀在解釋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人生觀,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

佛陀教父親修行什麼法門來報父恩

從人之常情來講,兒子做裁縫,一定要做幾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兒子做醫生,一定會...

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這兩件事

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不能是一個活絡的業力!帶業往...

【推薦】不清淨的願,佛菩薩能滿願嗎

那些大菩薩行菩薩道時,遇到種種眾生。一切眾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思想,每個人有每個...

心念盡是貪愛,是長不出智慧來的

我們總愛想過去的事,過去都已經沒有了,還要回憶,把它拉回來。特別是我們這些年紀...

至心到這種程度,就能獲得善相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所說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心。...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

一位老居士的瀕死體驗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義工,經常聽老居士們講念佛感應故事,多數是他們...

怎樣的佛號才能產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說我們學佛以後,每天這樣拜佛念佛,到底有什麼效果?也就...

您老人家開悟後,就萬事大吉了嗎

虛老開悟時參的是什麼話頭呢?是融鏡老和尚教他的拖死尸的是誰。何謂拖死尸?就是我...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悲心大願,以文化、教育、禪...

他用八塊錢素餐溫暖了廣州

一家面積才67平米,人均僅10元的素餐館,竟引來一百多家媒體爭相報道,引發無數...

誦《金剛經》十萬遍往生淨土

明浚。俗姓孫,齊人(今山東一帶)。平日以誦《金剛經》為功課。唐高宗永徽元年(6...

為耳聾昏迷癡呆者助念,有功效嗎

問: 若有耳聾或重聽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癡呆症者,在他們的耳邊稱念阿彌陀佛聖...

為什麼淨土宗特別強調發願

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麼地方?不一定要定慧的功夫,只要你有深信切...

今世行淨,後世無穢

過去,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野苑,剛度化了五比丘不久。當時的波羅奈國,有一...

從點狀的佛號,提升到片狀的佛號

在淨土宗,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生命當中會出現兩種力量:一個是佛陀的加持力...

謙卑不會減少你的實力

愚癡的凡夫由於無始世以來虛偽惡邪妄想,由於無始世以來,因為自心所現的虛偽惡邪見...

「相隨心轉」要如何轉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二個很重要了相隨心轉。那麼相由心生,指的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剎...

這樣的時代,罪業眾生該如何解脫

在佛的正法的時候,行人的根機都很殊勝,善知識如林。善知識至少是在宗門大徹大悟,...

沒有功夫的人,在緣上要注意

我們現在有的人,你不要認為你家裡的條件有多好,又有車子,又有這個那個。不行吶,...

華嚴字母的殊勝之處

華嚴字母經過一千多年的傳承,已成為佛教梵唄的一顆明珠,堪稱東方文明最完美的歌樂...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裡

進入農曆五月,大家吃飯是不是沒有胃口?是不是覺得四肢沉重無力?睡眠也不好?那是...

彌陀名號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這裡特別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這種差異。通途法門的特點都要靠自力:持戒得禪定...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

圓破色陰超劫濁 在整個五陰的對治當中,第一個所要對治的,最粗重的就是色陰;色陰...

【推薦】極樂世界的17種依報莊嚴

作為淨土法門的修行人,經常會被問到,極樂世界好在哪裡?為什麼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

沒學佛的人生是沒辦法規劃的,因為做不了主

一個生死凡夫為什麼加罪障呢?因為我們的生命當中,每一個人在流轉當中,既有罪又有...

十方諸佛都在自己剎土,宣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難,我們再來觀照淨土法門仗佛力往生之勝妙。在一代時...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無限的法身

如是之聖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為凡夫有妄想,諸位!妄想就是...

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有修行愈力,習氣...

超薦父母,當發真實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誠者,能得其全。其餘則隨其誠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

什麼樣的佈施能成就廣大功德

云何菩薩其施廣大?若諸菩薩於惠施中離娑洛想。 前面是講菩薩的一種相續的加持,這...

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問: 請法師開示,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請問法師該怎麼辦呢? 容...

為何專說極樂世界?因為這個法門殊勝

容易跟特別難,這兩者是絕對相反的。有的說很難,有的說很容易,那看對什麼人說的。...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認為沒有人知道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

修行為什麼要不間斷呢

正精進。正精進不要雜亂,不雜為精,不間斷叫進。這個問題,我們算不算精進呢? 比...

極樂世界是虛無縹緲的嗎

莫說西方為譬喻,須知名與實相應。譬甜似蜜非無蜜,喻冷如冰卻有冰。槐國阿誰招客去...

觀世音菩薩為我排憂解難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壽誕時,女兒送了一尊觀世音菩薩瓷像給娘家。我把觀世音菩薩...

善能獲五福,惡能感六極

我們常常講五福臨門: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康寧,第四是攸好德,第五是考...

外境沒有好壞,好壞是心安立出來的

唯心識觀是先遠離對外境的執取,遠離遍計執。我們講遍計本空,思諸法如夢。其實外境...

為什麼要到寺院呢?有這三個原因

事鈔云: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建立寺者,開淨土之因。供養僧者,為出離之...

什麼是綺語?綺語果報是什麼?

問: 什麼是綺語?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樣子的?綺語果報是什麼? 答: 《資持》云...

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師他講一個觀念很不錯,他說沒有實體,你要可以從它的三個角度: 未生無...

佛教徒如何過父親節,報答父親的深恩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就要到了。佛教徒怎樣才能過好父親節,來報答父親的養育深恩呢?每...

金剛經感應錄:金剛神護持誦經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壽春郡司理,曾經審理一宗謀財害命的案子。 那個犯人供稱,...

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應知道,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我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動機 ...

學習《印祖文鈔》的重要性

好,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今天呢,...

知初出家,必住叢林,先修福本

參禪人,首立沖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人無大志,何事不能行,何事...

心中有自性的光明,鬼神根本都不敢看你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

北大研究生出家記——我一無所有,但非常快樂

在跟我結婚前,她提了三個條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東西,一分錢都不要; 第二...

修淨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後像外道一樣

淨土念佛法門它的特色,是一個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本尊相應法。既然...

積蓄的終會散失,享受的就此沒有

我們佈施給別人:別人正是需要的,我們來幫助他;我們所恭敬的對像,供養他,那當然...

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智者大師在天台教裡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師,他的經歷都很神奇,善根極為深厚。...

菩薩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是《涅槃》義。如佛告父...

臨終現這五種相,命終決定墮入畜生道

在輪迴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羅、旁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生活在我們人群周圍的,...

【推薦】財色名三法,就像狗嚙枯骨

唯心識觀,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唯心識觀就是說, 當你遇到了任何外境的時候,你都...

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

言惡作者,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

金剛經感應錄:降伏湖神的經師

晉朝時,揚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廟,傳說湖神非常嚴峻兇猛。 當時有位婆羅門僧,名叫...

趙尊仁的往生故事

趙尊仁。法名培庚,江蘇如皋縣人。年三十餘歲,從事商業,性情淳厚踏實毫不虛偽,做...

以吃菜為殺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說

原文: 戒律之不傷一草,則不許吃菜,以吃菜為殺生,此種話,皆是阻人吃素,勸人吃...

若現生竭誠盡敬,則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處

蘄陽慧玉慧覺二禪人,參老人於黃梅紫雲山。自云心中生滅,念念不停,猶如野馬,特求...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原文: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務遠,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

《持世經》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

【推薦】聽你「自己」的佛號,心才能專注寂靜

一句佛號的操作包括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我們定義你的心已經對佛號產生了...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在靜坐,參功有力。若在四威儀...

煩惱熾盛時專心念地藏菩薩聖號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慾瞋恚。愚癡忿恨。慳嫉憍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熾...

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信的四種內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個娑婆世界,南閻浮提,就是我...

【推薦】臨命終時一句佛號提起來,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而整個本尊的功德,主要的是寄託在一句...

為什麼喝地藏水沒效果呢

地藏王菩薩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們這一些人,我們現在雖然沒有完全相應,這個種...

路頭若識得,生死當下休

我們對於社會上這一切境風、音聲色相、男女飲食,你沒有染,沒有愛,沒有嗔,這就是...

智者大師辨析臨終十念即得往生

問:眾生從無始以來,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而今生一期果報之身形,如果不曾遭逢善知...

在家誦經而不護持寺院,已經在謗僧了

有人說,身佈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幹活,但是念經的時間相對少了,這樣做...

我可以永遠不去淨土嗎

【十者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 佛道太難成了,太遙遠...

分別與不分別,兩者應如何平衡

問: 師父!您說對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後的生死業力一定比別人重,因為分別的...

在世間,唯一有意義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來臨,乾燥而寒冷,人們紛紛口鼻上火,這是身體對外境的適應措施,在泄...

臨終一念在淨土,則必定往生淨土

【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

識心不斷,六道輪迴就不斷

復次大慧,三和合緣,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緣六境,然後識於中而生,根緣境,識於中而生...

學道惟貴痛切,一刻不可放過

學道惟貴痛切,一刻不可放過。蓋從無始劫以來,迷而不覺,今一旦知愧,已是三四十歲...

從表相中看到真實的體性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佛陀在三轉...

米面生了蟲,應該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米面生了蟲,怎麼辦?扔了浪費,吃了算不算殺生?不得已的情況下殺...

來去自由的良介禪師

良介禪師,唐時會稽諸暨人,二十一歲在崇山受具足戒。他很歡喜遊方參訪諸山長老,曾...

任是美滿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參禪人,身心萬不可浮華,不可驕泰,不可我慢。類如食則二粥一飯,衣則任冷任寒。儒...

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

隨煩惱二十:言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 失念就...

睡眠者,昧略為性,障觀為業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暗劣...

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現的

我們佛教的正見,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是照本宣科地念一段,剛才講,...

唯有一念話頭,是當人命根

古德教人參禪做工夫,先要內脫身心,外遺世界,一切放下,絲毫不存,單提一則公案話...

為何要用別人的福報優點,來虐待自己

我們為什麼會不肯隨喜功德呢?最主要就是心裡有嫉妒的煩惱。 嫉妒就是看別人好、看...

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為這個事情做了以後對我...

可以來代替「肉」的七種素食

黃豆 黃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增加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還...

資生資具,地藏菩薩可以滿足你的願

【解脫寶所依。福海具精進。悲意樂聰敏。救苦諸有情。】 把解脫形容得像寶一樣,地...

一個開悟的人,他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這個圓成實是什麼因緣安立的呢?當我們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內心的相似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