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24頁)

他是如何躲過命裡的大難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歲尚無子。有相士告訴他說十月份他有大難。王一向覺得該相士的...

如何看待「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記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懷海禪師所譔的《叢林要則》中叢林以無事為興盛這句話? 傳印長老: 祖師要求高啊...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語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為人要真,真人成佛。 4、常...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稱為悉達多太子)曾想過:為什麼人擁有權力後,就想要征服別人;...

無形的三千億財產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的慈悲;口中有法:口中常將佛...

國王與龍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顧壽命,不懂得照顧慧命。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與人鬥爭、計較,壽命...

放棄主宰權,你才可能往生淨土

諸位,你知道我們佛法裡面的修行,這個善根有什麼好處,諸位知道嗎?當你的生命墮落...

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在我們修行中,是透過拜懺,懺悔等方式對業力進行直接的對治,但是如何透過改變思想...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也曾經受了很多的果報,所以因...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我們先看...

趙朴初《寬心謠》

趙朴初先生92歲時寫了一首《寬心謠》,讀來發人深省:  《寬 心 謠》 趙朴初...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謂盜常住物,騙施主物,裝佛...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序 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嘉惠後學。而機薪既盡,後人逐匯其嘉言,以使萬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

惟賢長老《實修問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與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區別? 答:當然有區別。什麼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

受八關齋戒法

念誦儀軌: 一、發願 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一說一拜) 弟...

徐恆志居士《佛教常識問答》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徐恆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鎮海,少年即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稍長,入...

缺少的不是知識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

別殺我孩子 900萬母親血淚控訴

每年有九百萬母親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們的孩子生下不久,就被奪走併殺死。 別...

六種敗夫的女人

女人要學做聰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進退,也懂得給自己儲備後退的路,把握男人不是只...

【推薦】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師是民國時人,他後來到東南亞一帶弘法,還成就...

死緣的三類

按《瑜伽師地論》,死緣可以分為三類,就是壽盡死、福盡死和未捨不平等死未捨不平等...

營養密度最高的10種蔬菜

營養密度是近年來備受營養學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單位熱量的食物可提供的營養素濃度...

讓願力強過業力

神通力雖不敵業力,可是業力不敵願力,往生極樂的念佛是靠願力,所以願力強過業力,你怎麼會怕?怕是怕業力...

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在意你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20歲時的人,會顧慮旁人對自己的看法;40歲時的人,已經不理...

打坐時怎樣克服障礙

問: 在打坐時,感覺總有許多障礙。怎樣才能克服這些障礙? 濟群法師答: 佛法告訴我們,修行如一人與萬...

集體念佛的十六條規約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濟度;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憑?然苟非精進,念佛無自成功;未得一心,淨土何由可...

五戒善法為做人應知應行之原則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從自然界的萬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與人之間的團體──家庭、社會、國家以...

錢財乃五家所有

過去,有一位仁慈的國王,以平等心愛護人民,卻不曾出宮巡視民間生活。有一回,宰相...

抑心不違教法

過去,有一位宰相過世時,兒子年紀還很小;宰相去世後,家中沒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

六根與六塵

過去,佛陀與眾多比丘住在庵羅林的精舍時,某日,許多上座比丘聚集在齋堂討論著:諸...

法華譬珠喻

佛陀於《妙法蓮華經》舉髻珠為喻,為大眾開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轉輪聖王,深受...

宿業難消,羅漢遭災

詩曰: 離越前因謗聖賢,賠償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結孽緣。 苦報...

沒有風險的投資

佈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施捨。《攝大乘論》云: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

三類冤業

冤業一般講三類。第一個是你有命債,叫殺冤。你今生為人了,你要吃豬肉,吃羊肉,吃...

想受戒但要為家裡做肉食該怎麼辦

問: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裡吃活的東西,我得去做。能否受戒? 大安法師答: 首先,你要發心受五戒。五...

十方眾生都到極樂世界去,能容納得了嗎

問: 十方那麼多眾生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容納得了嗎? 大安法師答: 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大家體會這...

真正的主人翁被遺忘了

形,就是我們的業報的身體。如果我們執著這個身體為真實的,那麼這個形體就成了眾罪...

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

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這位祖師在世的時間並不長,活了四十九歲。但是這...

佛教的規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現象

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寶。一有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二有主為之寶。行事善掌權衡。三有成家之...

古代禪師們奇特的圓寂方式

如果對生命有了正確的認識,對佛法有了真實的了解,能勘破死亡的陰霾,穿越時空的限...

改變習慣,就有能力改變命運

習慣從哪裡來?無非就是某件事我們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為自然。比如,我們習慣於...

三種涅槃的差別

我們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響到你涅槃的淺深大小。我們再看看什麼叫涅槃,第二個功德...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

我們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創造一種覺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若不...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

唯識學的因緣觀

在佛教的教理當中啊,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因緣觀是整個佛教的共識,不管你什...

如何戰勝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困難與挫折,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然而,在困難與挫折當中,有人灰心...

修行從點滴開始

一切眾生都因不明因果而在生死中輪迴,連豬貓狗都包括在內。因為他知道生死流轉中,...

成佛以後也有三不能

永明壽禪師說: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

去算命不如轉變因果

搞這些神通的人,什麼神家仙家,也是不能經常跟他們交往。我們是信佛的,甚至是學佛...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濟群法師:在教界和商界,對佛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佛商是雙重身份的疊加,首...

如何用佛法解讀企業管理

企業,毋庸置疑首先應是一個盈利單位,所以大家都說企業家是生意人。生意本身就是有...

把「六和敬」精神落實到企業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學 據經典記載:兩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隨眾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深陷感情深淵

表姑今年四十來歲了,先後經歷了三段婚姻。現在婚姻又問題重重的,還不知道能不能到...

金字旁邊兩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腳踩在毒蛇上,你得一點五欲虛幻的快樂,就好像夢中得到一樣。大家...

淨土經典對企業管理的啟示

成功的秘訣一向專志 阿難,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眾之中...

人們應該怎樣面對挫折

信念是人心靈的一種資產,你擁有了這種信念的資產之後,你在任何空間,遇到任何境界...

契悟當下這一念心

現代人總覺得生命很短暫,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成為吃喝玩樂的...

中山大學80名學生體驗出家生活

80中大學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認識與實踐公選課組織學生入寺院體驗宗教生活...

錢怎麼來的,就會怎麼去

上次師父講了一句話:很多東西都有個定數啊。這就是天意。他說起了以前他很喜歡去做...

改變心念,這樣命運才能改變

很多人經常在問一個問題,如何能富貴,回答一定是佈施。這個回答不完整。富貴的人,...

善良是一劑藥,可以治病,可以誕生奇跡

還記得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我家有一個街坊,姓周,與母親同輩,我要叫周姨。周姨人很...

佛教的四點真理

所謂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麼是佛教的真理?有四點: 一、自由業力是佛道: 佛...

一個善念躲過了危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天,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在法國的某地乘車返回總部,...

咒語神奇的威力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語的效果難以度計,六字大明咒的神奇威力,會隨著你不斷持咒...

眾生皆有佛性 不宜殺生慶賀

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無明妄動,是為大咎。從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業,依...

療病的五個層次

語云: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吃五穀雜糧維生,難免會生病。以下療病的五個...

要過哪一品的人生

人生的舞台上,有各種角色:有帝王將相,有忠貞愛國之士,有隨波起舞的庸才,有奸佞...

法供養的內涵意義

在諸種供養當中,法供養最為第一。那什麼叫法供養呢?這裡提出了七種來表述法供養的...

懷孕後怎樣讓胎兒福慧增長

問: 懷孕以後怎樣才能讓胎兒福慧增長?坐月子時飲食怎樣安排? 大安法師答: 怎麼使胎兒福慧增長?胎教...

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法華經》講,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佛可以長久住世,但是為什麼不長久住世?如果長...

聽經就會打瞌睡,是業障重嗎

問: 有時一聽經就會打瞌睡,是消業障嗎?還是業障重的原因? 大安法師答: 那你想,你打瞌睡是消業障嗎...

念佛時夾雜著懷疑這樣有用嗎

問: 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有點懷疑,總覺得:真會有這樣的地方嗎?我每天堅持念阿彌陀佛,卻總對...

怎樣才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問: 我們常常聽說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請指教我們怎樣修,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大安法師答: 這個境界...

往生是活著去還是死後去

問: 請問,當人往生去極樂世界時,是活著去或死後去? 大安法師答: 活和死是什麼意思?實際上往生的時...

發願為先——願立則道業可成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三資糧:信、願、行。信的內容: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

受五戒以後可以吃五辛嗎

問: 受五戒以後可以吃五辛嗎? 大安法師答: 受五戒,裡面倒沒有說五辛的問題,菩薩戒裡面說了。作為佛...

修空觀,把生命歸零

那麼我們講到這個,我們凡夫的造業呀,從淺到深有兩種差別:一個是善惡的差別,一個...

誦經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問: 師父啊!我們每天都要誦經,比如每天在誦《心經》,不一定所有經的意思都懂啊,這樣子誦經有沒有用呢...

吃肉時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這樣問過我說:師父,我現在還不能忌口。(所謂不能忌口者,就是不能吃素),我...

只要沾了佛法邊,將來一定成佛

一切眾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內部極卑鄙、極低劣的心念,姿態表現的非常之多,爭強...

跟人結怨痛苦過日,不如原諒包容過日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說:人生在世,苦樂參半。不如意的...

隨緣度化、無我、法佈施

信佛,種福田了生死,這叫自了。三寶弟子,信佛,不僅要自己安樂。還要去幫助別人,...

夢參老和尚《覺林菩薩偈》講述

覺林菩薩在《華嚴經》是十林菩薩的第九位。凡是印《地藏經》的,都把覺林菩薩讚佛的...

如果利益不到眾生,也要盡可能不傷害他們

昨晚,我住進深圳一家海邊的酒店,享受著怡人的風景,心情格外舒暢。走出房間,憑高...

感恩自己的枕邊人

有位百合女居士找自在法師開示。自訴多年前年輕青春年華,風華正茂時,嫁給了年長十...

伸出援助之手,你也會得到尊重

強求是世人的一種貪心,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息世雜善。不貪名利,將...

原諒別人才能解除內心壓抑

有的人即使不學佛法,也同樣堅持做人的基本原則,這就構成了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就...

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不可能給你煩惱

清覺禪寺的心明禪師,悟性很高,感應靈敏,對禪對世間萬像有另一種覺察和體悟。他臉...

智者思而後言,愚者先言而後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聽的人。器量狹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樣真正有智慧的人...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中的陳摶老祖,他留下一篇傳世...

生意場上要喝酒該怎麼辦

問: 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場,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談不好,或不被對方接受和認可,...

我們曾經發誓永不原諒的那些人和事

小時候,有一年過年,王小三說他有一個新玩具,叫粑粑雷,讓我和他一起去玩,我很高...

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

問: 和尚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和尚不是吃苦念經的麼?為什麼現在和尚的待遇比公...

久坐對健康的傷害與吸煙相當

人人都知道吸煙傷身,猶如健康殺手,但可能很多人還沒意識到,久坐危害不亞於吸煙,...

掃除臨終的一切障礙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化。一般來說我們有八萬四千個...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一見鐘情的戀愛更容易失敗 選擇結婚對像的時候,人們計較的東西太多太多了。首先長...

佛法解決人生三大問題

人生所要面對的有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迴避的,都平等地存...

必須知道的中國13尊大佛

1.東方:靈山大佛 江蘇的靈山大佛,釋迦牟尼立像,青銅材料,通高88米,重7...

淨土行人如何對待兒女婚嫁問題

【原文】 今之兒女婚嫁,一本於自主,只可隨他去。否則彼等後來或有怨言。然雖云無怨言,一旦情愛稍歇,則...

前世怨親債主讓美女變腫瘤丑女

江翠裳小姐長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貌姣美,是出名的美女。愛美是人的天性,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