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
【食存五觀】在佛門中,學道者吃飯時,要觀想: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5、為成道業,故受此食。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佛門中過堂有一語: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大安法師
問:執著佛持金台蓮花來接引,可往生否?答:金台是上品上生的蓮台,你求什麼要有自知之明,平時有沒有作到上品上生的行持,積纍了這個資糧沒有。銀蓮台或者一般的蓮台來了,你不去,不去過了這一站,最後一班車你就上不去了。最好的方法,不管是什麼蓮台來了,上去再說。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人人臉上有笑容,這個集體就非常祥和,人與人之間就能夠彼此包容、彼此諒解、彼此尊重。在一個集體當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關重要。
 
夢參老和尚法語
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學習如何有智慧,有了智慧你的目的(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了,那是你的目的是什麼呢?菩提道!你發心的時候要走這條道,否則其它都是迷惑的道路,都會把你帶向煩惱,這條道叫覺道,又叫菩提道。
 

 
夢參老和尚法語
我們剛受三皈依的,你還沒有專修哪位本尊,你可以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具足了,功德很多。不要起分別心。如果你說「我常誦《地藏經》」,你就念「地藏菩薩」;「我常念《普門品》」,你就念「觀世音菩薩」。哪一個菩薩都能使你消災免難,你學哪一法,跟哪一個有因緣,你就學哪一個。
 

 
大安法師
修行是能得到快樂的,如果得不到快樂是我們有問題。就是習,熏習出了問題。不是用戒定慧來熏習好的種子,而是用貪瞋癡熏習了不好的種子。於是不好的種子又熏習更不好的種子,形成惡性循環。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安心不可向外馳求,不可脫離當下。迷失也好,覺悟也好,煩惱也好,清涼也好,道不遠人,都在當下。
 
益西彭措
把自己置之度外,自己成佛也好下地獄也好全然不顧,一心只考慮如何讓眾生成佛,這是至高無上的發心。由此,不僅不會墮惡趣,反而會最快速地成就佛道。以這樣的發心攝持,即使僅供一盞燈、磕一個頭等,也會因助伴發心極其廣大,而轉成極殊勝的善根。
 

 
達真堪布
自己在修行上有沒有成就,要看遇到對境的時候。如果表面上沒有太多的改變,但是一旦遇到問題了,能夠把握自己,能夠堅持正念,那你就是個很好的修行人。如果你現在看似很精進、很有變化,但是稍微有一點點風吹草動,「狐狸的尾巴」就露出來了,這就說明你還是沒有修行哦!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達真堪布
真正的貧窮不是缺少物質財富,而是缺少心靈上的財富。內心很滿足,快樂無比,這是真正的財富、福德。若是內心沒有滿足感,貪得無厭,即使全世界的財富都歸你一個人所有,你也還是個窮人。
 
夢參老和尚法語
對於供養的功德,不要起執著心。像《金剛經》,你誦一遍得那麼大的功德,你感覺上很渺茫的,說是得了,你沒到手。我們是務實主義,我一迴向之後,隔兩天,菩薩就給我送來,他纔認為這是真實的。這種事是辦不到的,這樣容易生執著,容易起貪戀心。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追求也好,拋棄也好,都是在求。衹要有求就有苦,知足才能常樂。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要安於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鑽營強求。能夠安於本分,內心的煩惱就會慢慢地淡化。
 
益西彭措
只求眼前的享樂人的心裡,所謂的安樂唯一是親自受用五欲的樂受,再沒有別的了。這已經一錯到底了!這是內外宗派中最下劣的動機、行為,造的幾乎全是非福業。這時集起的業只會牽引人墮惡趣,因為當時的心態沒有善心的狀態,純粹是為滿足自己的貪慾。
 

 
夢參老和尚法語
為什麼對每一位受三皈的弟子,我一再囑咐他們:你睡覺前,要念十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早上醒來,一睜眼睛,什麼都沒幹,再念十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什麼涵義呢?就是使你念念不忘三寶,早晚相續,轉變你的貪、瞋、嫉妒,這樣子你會生起一種純粹的清淨心,這也叫修行。
 

 
夢參老和尚法語
《地藏經》說:你有千百萬億願、千百萬億事,都可以向地藏菩薩求,地藏菩薩都能滿足你的願。但是總的說,你要讓一切眾生得幸福,我們第一個迴向都是法界眾生。五欲的事兒少迴向,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多迴向得智慧,有了智慧你什麼都能知道了,你什麼都能成就了。
 

 
夢參老和尚法語
好多道友今天功課沒做,明天再補。「我不想做」,就懈怠了,睡覺去了,你睡不著。不管是鬼叫你,護法神叫你也好,你非得起來念完才能睡。如果你能睡著,是你沒有功夫,沒得到那個力量;你真正得到那個力量,你想不念,到時候那個意念自然就念。這就叫加持力,這就是你得到的法喜,會生出歡喜心。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和諧自他關係,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處理好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團隊關係、民族關係、國家關係、宗教關係乃至人與自然的關係等等。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覺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獻人生。
 
大安法師
像《論語》說的「學而時習之」一個人能夠去覺悟自己的心性、明德,在緊要關頭,用寬大對治褊狹,用溫和對治憤怒,用恭敬對治傲慢,用良善對治狠厲,用辭讓對治奮爭,用勤敏對治懈怠,這樣的話,《論語》裡講的「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善的東西都能獲得,就能進步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捨」就是要捨去我們凡夫的心態,要在平等地看待眾生的前提下,發慈心、發悲心、發喜心。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優化自身素質,就是要淨化自己的心靈、美化自己的人格、深化自己的智慧、強化自己的力量。
 
夢參老和尚法語
沒得到想得,得到的守護著不施,很怕丟掉,保護不失。你保護不住的;你什麼都保護不住的;就是這個世界、這個地球,也保護不住的。一定時候必壞,沒壞是時候沒到。就像你所做的善惡業,還沒有回饋給你的時候,還沒報的時候,是時候沒到;到時候,你想不報都不行。
 

 
益西彭措
當我們五根進入了電視、網絡、各種雜亂的聲色裡面、信息裡面,或者處在繁華的都市,五根放逸在各種美好、迷人、快樂的世間欲塵裡,然後就是心不斷地攀緣境界,在裡面不斷地生邪念妄念。久而久之,造成什麼狀況呢?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要調心,少欲知足是法寶,一切隨緣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隨緣,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氣和。
 
星雲大師
千手千眼觀音,真有千隻手、千隻眼嗎?千手千眼代表什麼意義呢? 千手千眼是一種象徵,表示觀音菩薩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如同有了千隻手、千隻眼般,千處祈求千處應。千,是表示無量、圓滿之意。千手象徵觀音大悲利他之方便無量廣大,千眼象徵觀音觀察眾生根機之智圓滿無礙。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人總是在克服一個一個困難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成功。衹有迎難而上、知難而進,這纔是應有的精神。
 
達真堪布
佛在經中講,父母的恩德非常難報,哪怕你背著父母在整個南瞻部洲繞一圈,也報達不了父母的恩。那麼怎樣才能報答呢?通過學佛修行,等自己有所成就的時候,可以去度化父母,這樣才可以報答父母的恩。或者能把父母領進佛門,讓他們在相續中生起正知正見,這樣才可以報答父母的恩。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我們怎麼來感恩呢?就是要盡己所能來奉獻自己的一切。
 
夢參老和尚法語
穿新衣服,先供佛再穿;吃好東西,先供佛再吃。一切事物,小孩的好玩具,也先供佛,一切都供養。到超級市場,衹要走過的,不論美國法國歐洲,你都可以意念作供養。如果你學過《華嚴經》,把極樂世界作供養,把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世界,把十方法界一切請去供養,就看你心量大小,這個供養是不可思議的。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所有的問題、矛盾的存在都是緣於我們主觀世界的看法和客觀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煩惱。一切苦厄都是由自己製造出來的,自作自受。要消除這些苦厄,別人代替不了,還要自己來解決。
 
夢參老和尚法語
現在有些修行者,或者打一個七,或是拜了幾天懺,得了一種境界相,他就認為他得到了,認為了不得了,之後還招搖撞騙,這就是魔境,不是聖境。如果你不起分別,認為這個跟生死不相干,照常地來用功,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就是正知正見。正邪就在你的心念,一念之間,這要產生慧心。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所謂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淨化身、口、意。
 
益西彭措
佛教修行人應當向內降伏自心。心沒有降伏,時時都有危險,一定會造出無量的煩惱、業和生死;心如果降伏了,就有真正的安樂,就真正太平無事了。離苦得樂的道唯一在這裡!離開自己的心,修什麼呢?
 

 
淨慧長老生活禪語
在修行的路上,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一直走下去,總有一天歸家穩坐。
 
益西彭措
善法成為大還是小,關鍵依靠發心。供一盞燈、磕一個頭,發心狹小,衹是微小的善根;發心中等,就是中等的善根;發心廣大,就是廣大的善根。應從內心深處生起無偽廣大的善心來行善。如果實在做不到,就以相似造作的方式來發心,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