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
要敬惜字紙,對有字的紙一定要恭敬、愛惜,不能糟踐。有字的紙要把它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地方,然後就是要焚燒,把灰沉到大河裡面去。古人談到:字為至寶。文字是世間的至寶,比黃金、白銀還要有價值,這個字傳達著聖人的教化的典籍。沒有文字,沒有這個符號,文化不能傳承,人類的文明很難進步。
 

 
大安法師
《華嚴經》說,寧可受地獄的苦,也得要聞諸佛的名號,不受天堂無量的樂,而不聞佛號。就是兩者比較,如果你到天堂去聽不到佛號,但你到地獄去能聽到佛號,在這種情況下寧可選擇到地獄裡面。為什麼?能夠聞到佛號。
 

 
大安法師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心所流現的一個淨土,可以說是實報莊嚴土,或者叫一真法界,或者叫佛法界,它是報土。但為什麼又分出四土呢?這是依據往生者斷惑的程度,修行功夫的淺深,由往生者自己業識所變現的四土。雖然往生者的變現四土,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土。
 

 
大安法師
淨土是難信之法,十方諸佛很慈悲,就伸出廣長舌相來證明念佛往生淨土真實不虛,不是別時意,是當生往生。而且你能夠信願念佛就是人中分陀利華,就能為十方一切諸佛所護念。
 

 
大安法師
我們處在五濁惡世的業力凡夫,就看我們遇什麼緣,是由於遇緣的差異導致九品往生的差別。為什麼這樣說呢?上品三人,就是上輩三品往生者,是遇到大乘佛法的凡夫;中輩三人是遇到小乘佛法的凡夫;下品三人,是遇到惡法、惡緣的凡夫。
 

 
大安法師
造佛菩薩像功德很大,但造像不是為了賺錢,是要讓大家來瞻禮,他完全是一個宗教的目標。所以造像讓別人來瞻禮功德很大,造像去賣錢,裨販如來,那這個過失也是非常大的。
 

 
大安法師
萬修萬人去,是永明延壽大師在《禪淨四料簡》的一句話,「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裡面講萬,不要具體理解為是十、百、千、萬的萬,這個萬是指一切的意思,所有的意思。所有人具足信願稱名念佛,所有人都能往生。
 

 
大安法師
雖然講身口意三業,但它的主宰是意業。一切法由心想生,這個意業,對於一個修道人來說,要高度地注重,善護其念,要有正念。
 

 
大安法師
佛是沒有涅槃的,沒有涅槃佛,沒有佛涅槃。這個涅槃是示現,示現是為度眾生的方便。那這個方便屬於從根本智開出的後得智,全體都是不可思議的。實際上我們凡夫都沒有辦法討論這個問題的。
 

 
大安法師
十八願是四十八大願非常重要的一願,是集中地代表著阿彌陀佛的徹底的悲心和無條件往生的這個特點。衹要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但是講到「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條願普攝一切眾生,但有一類眾生不能攝受,就是犯了五逆重罪同時誹謗正法的人。
 

 
弘化社
「厭之之心愈切,則修之之心愈力。修之之心愈力,則證之之益愈大矣。其德誠可繼往開來。若惟知厭而不肯從事,則成厭世疾俗狷介者之志操耳。所謂不善用厭,則即德成過矣。」《印光法師文鈔》·復汪夢松居士書
 

 
弘化社
「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格言聯璧》
 

 
智敏上師
【遠離五欲是為了勝過五欲】出家人遠離五欲,看起來好像是逃離,其實這是策略。小孩子跟老虎搏鬥,你不是送死去嗎?小孩子不能跟老虎搏鬥的,但是長大之後就可以搏鬥了。你要搏鬥是不能馬馬虎虎的,要有充分的準備了纔可以去鬥。
 

 
星雲大師
生活在五濁惡世,不必逃避,衹要在心田存養佛法,即如同污泥中的蓮花,能吐露芬芳的香氣。
 

 
弘化社
「得休休曰便休休,胡自勞神胡自愁。照我青菱顏易老,催人白晝景難留。百年非久花心露,萬事何常水面漚。不若及時修佛好,佛緣成就向西遊。」《淨土詩韻》勸修淨土詩·休休子
 

 
智敏上師
【若於此事無補救,為之猶惱有何益?】假使事情是可以補救的,那麼你不要不歡喜,你就專心去補救好了,為什麼要心裡很不歡喜而憂愁呢?假使事情是沒有辦法補救的,那麼你就是不歡喜也毫無用處,僅僅是增加了新的苦。這個不歡喜對你原來的苦,毫不減少一分。不但是沒有好處,而且還有壞處。
 
弘化社
「聞說西方眾妙該,無邊風景賽蓬萊。樹森金地七重繞,花綻寶池四色開。好鳥自調天外韻,香階不留雨中埃。蓮胎多少化生者,都自彌陀一句來。」《淨土詩韻》勸修淨土詩·休休子
 

 
印能法師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 以勢相交,勢敗則傾; 以權相交,權失則棄; 以情相交,情斷則傷; 以心相交,成其久遠。 珍惜緣分,珍惜時光。 以善為念,學會感恩。 以誠相待,以心相交。 勿近愚蠢,與智者緣。 與高者伴,與德者處。 必種好因,努力培植。 發心正確,必得善果。 相信因果,因果不昧!
 

 
大安法師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建立五念門,就具有著正行的內涵。身業禮拜門,就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業讚歎,就專門來稱念彌陀名號;意業觀想,就專門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再加上作願門,把前面的修行功德發願求生淨土;迴向門,就是迴向淨土,還要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再回來度眾生。
 

 
印能法師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前世在佛前結的一點點善的緣份;人和人相處,靠的是彼此之間發自內心真的誠意;人和人的交往,掌握好度就是禪。過度活在別人的眼神裡,就會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知音是貼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對不起誰,衹有誰不懂得珍惜誰,感激今生有緣相遇的人。
 

 
大安法師
道場就是修道的場所,大家都以修道的心過來,這個道就是無為之道、慈悲之道、平等之道。到道場來,就要攝心,就要忍辱,就要護念他人的念頭。
 

 
弘化社
「觀操存,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饑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鎮定,在震驚時。」《格言聯璧》
 

 
大安法師
當我們繫念佛號的時候,當下這顆心是面對著整個法界的,是面對著阿彌陀佛全體果地上的功德的。一佛的功德也是一切諸佛的功德,也就是我們所繫緣的對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全體的果覺之海。當我們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完全打成一片的時候,所謂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佛一如的時候,當下你也是阿彌陀佛了。
 

 
大安法師
「水火二河白道喻」,我們常常去思惟它的意思,就能堅固我們的信心。尤其是兩土世尊給我們的承諾。我們不要怕煩惱深重,不要怕魔障,衹要仰靠兩土世尊的加被,就能超越這些障礙。
 

 
弘化社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印光法師文鈔》·復弘一師書一
 

 
智敏上師
【什麼事情都得求加持】求加持,內涵很多。我們修行都要求加持,凡夫有多大能耐呢?如果想自己闖一條路出來,那是千難萬難,可能佛沒有成呢,魔倒成就了。尤其在末法時期,若不求加持的話,要修行成就的話,機會是極少的,衹有不斷地求加持,才有出路。
 

 
大安法師
為什麼地獄裡的刑具的材質是銅、鐵、石頭和火這四種東西呢?這也是相應的業力所感。因為你犯罪的、造惡業的心就是很硬的,鐵石心腸,這樣就感得鐵、石、銅的器具來對付你。那貪慾,尤其是淫慾以火的形式表現出來,於是地獄就有很多的火城。所以這四種物也是眾生的業感而來,不是誰來給他施設的。
 

 
寬運法師
當我們看到別人的長處,應該換個角度去想,嘗試去欣賞對方的才能,從而充實自己的不足。俗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我們看到別人在享受豐碩成果的時候,可曾想過別人付出多少的代價與努力?所以不要妒嫉別人,與其妒嫉別人,不如起而力行,努力實踐,最終定能達成自己的願望。
 

 
弘化社
「人天中最尊, 諸天頭面禮,七寶冠摩尼, 是故我歸命。一切賢聖眾,及諸人天眾,咸皆共歸命, 是故我亦禮。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禮自在者。」《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龍樹菩薩讚淨土偈
 

 
大安法師
一個真正發心修道的大乘行人,要懺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過。罪是什麼?有心去造作的叫罪,無心而造作的叫過,過失。罪就來得重,過就來得輕。我們每個人都有罪過,所以每個修行人都要懺悔罪過,發露罪過。就好像我們的衣服已經有污點,要把它洗乾淨。
 

 
大安法師
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慈悲至極,他為破根本戒的眾生開了一線生路,衹要這些破戒的眾生還能夠有慚愧心、懺悔心,能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還會攝受,讓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大安法師
一個修行人應當知道,如果要學解,求解門的話,從凡夫地到聖人,乃至成就佛果,這些種種的三乘聖賢之法,都可以去學,一切無礙,就要廣學多聞,解要廣學。但是如果要談修行,修行就不要雜了。你必須選擇一個跟你有緣的法門,一門深入,這是非常重要的。
 

 
星雲大師
粗布麻衣可以和衣而睡,不用擔心毀了名牌衣服;拳頭石頭可以權充枕頭,回歸安心自在的心生活。人不一定要依靠物才有快樂,在無慾清靜裡,一樣可以安身立命。
 

 
星雲大師
生活再忙,總有休息的時間,利用休息時間,就可以靜心打坐,也可以參禪悟道。甚至忙著作事,也是修行,如百丈禪師所說,搬柴運水無非是禪。因此,不要怕沒時間,只怕無心。
 

 
大安法師
土法門就是大乘圓頓佛法,能夠遇到這個淨土法門,能夠產生信心,實際上你已經具有大乘的種性。如果是一個小乘種性的,他是遇不到這個淨土法門的,他也不會產生信心。
 

 
智敏上師
修行為救自他離苦得樂,方法必需從戒律下手,由戒生定,纔是正定,由定生慧,纔是真智。切忌好奇,喜愛功能神通,甚至練功,求特出自己,以博名利,終不出煩惱生死流轉,且與佛道日趨遙遠,初學必慎也。
 

 
大安法師
作為一個發大乘菩薩心的人,應該去求受菩薩戒。那求受菩薩戒並沒有要求你有很高的資格,你衹要發了菩提心,有菩薩的種性都可以受菩薩戒。你通過受菩薩戒、持戒的行為,才使自己的修為日益地增上,不是說你要達到很高的修為再來受菩薩戒。
 

 
弘化社
「今謂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如子憶母,其間斷無狐疑不信,與不願見母之念頭可得。」《印光法師文鈔》·擬答某居士書